Graduate Stories
關敏芝
應用心理學專業文憑課程畢業生、客戶主任
關敏芝(Fornia)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士(榮譽)課程(應用經濟學專修),她認為經濟學理論例如需求定律能夠準確解釋人作出的各種決定和行為。不過踏足社會工作後接觸的人和事多了,她發覺許多時人的思想和行為並非都很理性,故希望作出更深入的了解,逐漸就對心理學產生了興趣;加上身邊有人受情緒病困擾,Fornia希望能夠協助對方,驅使她報讀了SCE的應用心理學專業文憑課程,畢業時還因學業成績優異獲頒獎學金呢!
Fornia表示課程教授的心理學理論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很容易找到實例,譬如她十分認同有理論指出快樂有百分之五十與基因有關、百分之十受環境影響,而餘下的因素則可以由自己決定。對心理學有更多認識後,Fornia表示自己能夠更理解別人作出某些行為或決定的背後原因,令她比以前更懂得包容、接納及尊重別人,而且視野亦變得更為廣闊。「以前在報上看到罪案報導,我沒有細想就會接收所有訊息,但現在我會回想『犯罪與調查心理學』一科教過的知識,從另一種角度看這些案件,減少受媒體影響。」
她指同學中既有學生,又有在職人士及家庭主婦,大家不約而同都因對心理學充滿好奇而報讀課程,所以彼此沒有互相競爭的心態,學習氣氛非常良好。「大家每星期都很期待上課,因為課程雖然涵蓋不同的心理學理論,但導師會利用很多例子由淺入深作出解釋,例如以明星作例子,分析他們屬九形人格中的哪個類型。導師又試過調暗課室的燈光,引導我們進入及感受一個完全放鬆的狀態,有點像催眠一樣。每次上堂都絕不沈悶、總會有些驚喜,所以下課都有不同的得著!」Fornia表示課程中學到的一句說話 “It's never the events that happen that make us disturbed but our view of them (讓你困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對它的看法)” 更讓她畢生受用。
Fornia覺得人生多采多姿,因此任何人都不應輕言放棄生命。她曾經報讀過非牟利機構的生命熱線義工課程,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成為該機構的義工,向有自殺傾向或受情緒病困擾的人士提供輔導,從而使他們的負面情緒得到紓緩。「有些人可能純粹只想找個傾訴的對象,而不是希望得到一些建議。那個課程及SCE的應用心理學專業文憑課程同樣指出了成為聆聽者的重要性。聆聽者就像一面鏡子,協助對方分析及了解問題癥結所在,由他們自己解開心結,而非只是單方面向他們提出解決方案。」受情緒病困擾的人士若願意接受專業輔導,當然最理想不過,但如果他們拒絕,Fornia認為這時候最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勸解。她期望修畢課程後自己能夠擔當這個角色,協助身邊人。
Fornia在浸大修讀學士課程期間,曾經到過印尼參與義工活動,又到過美國佛羅里達州迪士尼樂園及澳洲墨爾本當實習生,這些寶貴經驗都令她對畢業後的生活有不同的看法。「這些旅程令我更了解自己,也擴闊了我的眼界,發覺原來生活可以有多個方面,人生可以有不同的路向和可能性。雖然我唸經濟學,但原來從事經濟金融行業並非唯一出路。」相比營營役役的刻板生活,Fornia了解到自己更喜歡接觸和結識不同的朋友。她現在是一間跨國紡織原料公司的客戶主任,經常要接觸不同客戶、合作夥伴及分公司的同事,工作十分精彩。另外,她又熱愛到處遊歷,每年都會抽時間去四至五次旅行,看看不同國家的文化,與同事關係猶如家人的她有時更會與他們結伴旅行呢!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