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start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護理教育總監梁淑琴博士

Back
Interview photo
面對升學就業的抉擇關口,做決定的大原則不外乎考慮個人自身條件和外在環境提供的機遇;然而當我們過於集中從自我的角度出發,往往未能體現選擇在團體中產生的影響。梁淑琴博士早前加入浸大持續教育學院擔任護理教育總監,帶領護理教育部開展學院護理相關課程。回顧自己求學及工作之路,梁博士和我們分享她在選擇過程中,如何積極回應香港社會的需要。

梁淑琴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護理教育總監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護理教育總監
梁淑琴博士。

「從姑娘仔到護理學博士」

 

面對升學就業的抉擇關口,做決定的大原則不外乎考慮個人自身條件和外在環境提供的機遇;然而當我們過於集中從自我的角度出發,往往未能體現選擇在團體中產生的影響。梁淑琴博士早前加入浸大持續教育學院擔任護理教育總監,帶領護理教育部開展學院護理相關課程。回顧自己求學及工作之路,梁博士和我們分享她在選擇過程中,如何積極回應香港社會的需要。

 

梁博士分享到自己生長於基層家庭,爸爸從沒期望她成為人中鳳;在求學階段,她單純享受學習和知識本身,而非追求成績帶來的學歷和工作機會。在沒有追求成績壓力之下,她享受跟著哥哥到圖書館看書,而非挑燈夜讀鑽研考試技巧。而媽媽經歷過戰亂的艱難日子,深明互助精神的重要,很鼓勵她從事幫助他人的職業。「我媽媽覺得做護士很偉大,當我中學畢業,便鼓勵我選擇做護士,既可幫人,又可以繼續學習,還能工作賺錢,一舉三得。」

 

在護士學校接受了三個月的裝備後,梁博士到伊利沙伯醫院病房開展護士臨床工作。但不需多久她已萌生退意;而讓她感到厭惡的卻不是血、病菌、骯髒,甚至長時間勞累,而是面對末期病人所產生的無奈和無力感。「我以為做護士可以幫助病人,但卻發現在醫院裡面,根本沒有任何人可以真正幫助病人脫離痛苦,醫生不可以、護士不可以;大家只可以看著病人不斷受病魔折磨直至死亡,我覺得醫院只是進入地獄的中轉站。」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竟是如此大。

 

故事的轉捩點發生在某一次假期之後,有幾位病人同樣問梁博士:「姑娘仔,為何這幾天沒見你上班?很高興見到你,見到你的笑容,我病痛都減輕了!」病人的感激讓梁博士恍然大悟,她想:「原來要醫治病人不是單靠藥物,微小但悉心的照顧,連痛楚也可減輕。生老病死是人必經階段,但在這些重要關口,當病人最辛苦最絕望之時,陪伴在側的就是護士。」她明白到能夠為病人帶來希望,讓他們帶著尊嚴面對病患及死亡是何等有意義的工作,這是梁博士決定將護士當成終身職業的一刻。

 

「我曾經陪伴過許多病人走他們人生最後一程。有的病人年紀很輕,病情一旦急遽惡化,眨眼就離開了。我心中有萬分不捨,但唯有提醒自己,要趁身邊的人還有氣息的時候,把握機會對他們好一點。我很相信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專業知識和技巧可以隨時間累積遞增,然而作為護理人員,擁有工作熱誠和服務他人的志向更加重要。要成為出色的護士要學好管理自己的情緒,有同理心、良好的溝通能力,必要時還需要充當心理輔導的角色。我相信在護理專業所學的一切,從健康知識到待人接物,都可以在生活其他層面應用出來。」

 

十年前線工作之後,梁博士在丈夫的支持下重返校園,自修考入香港中文大學修讀工商管理學士,其後加入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從事臨床教學工作,期間攻讀護理學博士課程,最終成為了本港首20位擁有博士資歷的護士之一;並在香港大學護理學院成為教授人員進行科研及護理教學11年,六年前擔任香港浸信會醫院護士學校校長及專業教育學院主任。「我認為教育很重要,一個人所知的越多,眼界越闊,教育可以提升整個專業的質素。我一個人能夠做到的有限,但如果我可以教好100個學生,他們就可幫助到更多的病人。」

 

浸大持續教育學院護理教育部即將開辦護理學學士學位課程,談到給有志投身醫護界別年輕人的建議,梁博士認為學好語文和加強溝通能力很重要。她分享說:「正如浸大的七個畢業生特質所要求的,我們希望年輕人除了學習專科知識,還要均衡整全地發展自己、學習與團隊合作,持續地進修提升個人及專業水平。」

 

「課程中的通識教育科目要求學生涉獵跨學科知識,亦設有 Issues of Life and Death、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等科目,引導同學反省生死、培育靈性,找到自己的工作召命。」學院亦將和浸會醫院緊密合作,為同學提供臨床實習的機會,課程結合浸大中醫藥學院的優勢,加入中醫護理元素,是首個由浸大頒授的護理學士課程。

 

要帶領學部開創前路,梁博士以暢銷著作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中的第二個成功習慣──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註一)勉勵團隊。「我們不要只看眼前,被單一的處境局限,更要以最終的成果為努力目標,明白自己正參與一個宏大的計畫。我們不單是開展一個新課程,而是在香港建立一所新的法定護理學校。期望我們的團隊能夠以雙贏的思維,積極地做好影響範圍內(Circle of Influence)的事情,我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We do our best, God will do the rest。」

 

梁博士十分享受與家人相聚的時間。

梁博士與浸大護理教育部團隊合照。

梁博士與浸大護理教育部團隊合照。

一眾浸信會醫院院牧及學生為梁博士慶生。

 

註一:中譯《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2018年10月)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