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撰文
创意是美好生活的催化剂
2020年01月22日
创意按字面的意思可解作「创造意念」,它不单是思维上的突破,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更可透过发挥创意有效解决问题。马云曾说: 「过去艺术不能当饭吃,未来不学艺术没饭吃。」他指出未来30年将是变革的时代,而学习艺术可提升孩子的创造力,让新一代自小多点体验及发挥创意,将有助他们与时并进、立足未来。
过往特首曾在施政报告中提及将香港发展成为「创意之都」,除成立创意教育专责小组,更订定五年计划,「创意教育」自此开始备受关注。可惜,随着时间过去,香港的创意教育仍然未见起色。
艺术在创意教育上扮演的角色
艺术表达的内容是无边无际的,它涉猎的层面很广,可触及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艺术创作从不强调标准答案,着重思维分析及解难的训练,让人在相同的课题上表达不同的观点。故此,视觉艺术的本质很适合培育创意。创意教育不单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教师与学生双向式的互动,在教学上以解难为本,着重诱发创新的思维。但创意并非没有目的地天马行空,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创新的意念进一步分析挑选,并将之应用至最有效的层面,这样创意教育才能别具意义。
很多人认为创意是天生的,但创意因子其实人皆有之,而且可以透过训练发挥出来,但有赖教育工作者提供孕育创意的诱因。有否想过画可以不绘在画布上,而绘在人体上?这就是身体彩绘。一块长长的白布可以如何成就创意?它可以把物件包扎起来,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于人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包扎艺术。跨科教学也是创意的体现,把艺术与不同的学科结合施教,学生得以体会知识的共通性,进一步运用创意去发掘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微妙关系。总括而言,创意不是要标奇立异,而是探索创作的可能性。在创意的世界中从来没有「不」,每一个构想都有它的可塑性。
香港以考试主导评估ㅤ创意教育难成气候
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多年前曾经进行一项名为「创意思维 ── 画画测试」的研究,结果发现香港只排名第六并位列非洲国家之后。香港的社会文化现阶段难以培育创意,教育体制赶不上网路时代的创新,目前仍以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育被约束成一连串拥有正确解答的考试,无从说服学生求学不是求分数,难免让他们一再陷入标准答案的迷思。
现今不少教师对创意也有一定的误解,他们同样被迫活在基准的框框,久而久之,认为太有创意、偏离常规是一种行为问题,而很多学校的教学理念亦强调训练学生的一致性。反观西方的教育精神,多著重个体的独立思考,鼓励分析发问,深明创意教育能平衡孩子左右脑的全人发展,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气氛才真正有助培育创意的精神。况且21世纪讲求多元智能,孩子不但要有传统的语言沟通及逻辑思考能力,更需要学术以外的艺术渠道表达个人所思所感所想。
香港的即食文化也是导致创意窒息的部分原因── 创意是需要时间孕育的,我们不能单以一两个训练活动便能让孩子瞬间掌握创意,这只是口号式的举动,对学生没有多少实质的帮助。创意成形的初期多是不完美的,我们要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创意成熟,否则它未成形已胎死腹中。此外,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鼓励表达与创新的学习环境,社会大众也应摒弃功利的心态去迎接创意。
互联网世代让创意更具吸引力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让世界变成一张无形的大网,每个人都游走于各种多屏之间,让创意变得更具吸引力,而大数据也让创意变得更有科学性。互联网让资讯快速传播,传统生吞强记的智识背诵已没意思,21世纪的今天已不再是智力竞争的年代。相反,能有创意地分析及应用资讯,寻找资讯间最有利的联系并进行创新的应用,才是当今最重要的课题。
随着网路不断发展,大众对于创意的重视与理解亦日见提升,但重视创意是否从此便成为普世价值?消费者对创意买单吗?创意工作者如平面、音乐及影像等各类设计师又是否得到了重视?重视创意又是否带来了社会制度、风气、文化甚至教育内容的改变?跨国电脑软体公司Adobe较早前访查了英、美、法、德、日五个经济与创意大国,制作了《Adobe创意价值调查报告》,针对「创意」的相关价值、效益、工作情形等多个层面进行普查。报告分析显示,从婴儿潮走过千禧年来到Z世代,创意与设计的价值似乎颇能得到各世界大国的认同── 德国与美国有超逾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创意对于社会经济层面有帮助;资方受访者也同意投资创意能提高生产力,且不论在职场、学校甚至家庭中,创意均得到赞赏;青年受访者了解到创意是一种关键的竞争能力,而参与研究调查的创意工作者也普遍认为自己较其他行业人员幸福、快乐。
拥有创意的人,对世间的人、事、物大抵都没有标准答案的枷锁,正因如此,他们的未来也就更加充满无限的可能。创意让人突破思想界限,看见不一样的世界,在多变的时代中不断进化,这正是创意的动人之处,也是美好生活的催化剂。
文: 邝美贞
邝美贞现任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学术统筹主任,专责视艺及珠宝设计课程,屡获艺术教育及珠宝设计奖项;教学以外,亦从事珠宝设计,作品获纳入香港文化博物馆馆藏。
(原刊于立场新闻,2020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