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主要内容

专家撰文

返回

Let It Go:艺术及创意亲职教育

2020年01月23日

香港家长十分着重子女的教育,为怕子女错过幼年的黄金学习机会,会替子女报读多种课程,让他们学习不同的技能和知识,透过全方位的学习体验建立思维模式、寻找自我,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现时流行的学习模式和课程,包括儿童主导、游戏学习和STEAM等,均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就是创意教育。

 

在创意教育中,艺术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艺术创作的本意是让孩子通过五感学习知识、认识环境,并以非文字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创作过程中,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表现自我。

 

然而,不少家长在创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妨碍了孩子的创意发展,局限了他们创作的可能性。试想像这个情境 ── 你在绘画班教室外等孩子下课,时间到了,教室的门打开,你的孩子满面颜料地跑到你跟前,给你递上一幅画了几堂课的画作。你期望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画出不错的作品,甚至希望能带上这作品参加小学面试。可是你看到画纸上只有几个粉红色圆形,一些黑色点点和线条,加上一些红色的椭圆形;你困惑地尝试「参透」其内容…… 这时候,绘画班老师从教室里走出来跟你说:「小朋友画的是你们一家人去烧烤呢!」然后对孩子说:「来,告诉大家哪个是妈妈喔!」孩子用手指着一个粉红色圆形,上面有些不规则的图案,可能是眼和口,而教你最吃惊的是,这个粉红色圆形上方竟没有任何黑色。

 相信大部份人在这个情况下都会有几分错愕,甚至会要求老师教导孩子画出写实易懂、图案清晰的作品。可是,你有否想过,这样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创意发展?

 

小孩生来就有创意,若老师按家长的要求替孩子绘画,会让孩子在创作中受到限制,不能发挥自己本有的能力。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规范中,孩子就会变得较难运用自己的创造力。

 

如遇上述情况,成年人应该学会接纳孩子,欣赏他的作品。家长可以先描述作品中所看到的内容,与孩子对话,让他细说出作品的种种。要知道当孩子对外界未有足够的认知时,是难以画出具体的人和物的。家长的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让他们知道创作中没有对错,不用画出「正确」的图案。此外,尝试容许小朋友创作时在身上沾上颜料,不必过份要求他们避免弄脏衣服,免得孩子因此而害怕,不敢投入创作中。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在社会中独当一面。在用心栽培子女的同时,家长必须考虑孩子成长中无限的可能性,也要清楚小朋友的能力,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评估他们的表现。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创意发展,成年人有时真的要学懂let it go。

 

撰文:黄怡连博士(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幼儿及基础教育部讲师)

 

(原刊于今日校园,2020年1月)

Prev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