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浸大持续教育学院于国际权威期刊《刺针》发表文章 探讨青少年对全球多个危机的情感投入 如何危害其心理健康
2024年06月06日
(2024年6月6日,香港)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与英国边山大学(Edge Hill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合作,就全球危机如何影响青少年的精神健康作出跨国性的调查及发表成果。是项研究深入探讨全球的三大危机 —— 气候变化、俄乌及加沙战事,以及日本核灾废水排海事件, 如何影响2,000名年龄介乎18至29岁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南非及葡萄牙受访者的心理状态。研究人员就三大全球危机,分析各受访者的18种个人情绪反应,包括愤怒、担忧、厌恶等,以及媒体报导和自然连结感,如何为心理健康构成深远影响。研究结果于2024年6月5日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刺针》旗下的Lancet Planetary Health上发表。
研究新方向 探讨青少年对前景的担忧
浸大持续教育学院环境和人类健康研究中心主管及研究第一作者刘信信博士表示:「在现今数码年代,青少年倾向透过社交媒体流传的资讯,了解不同国际局势。但长时间过量接收相关讯息,可对其精神健康造成显着影响。」
刘博士指出:「相较年长一辈,青少年更认同道德责任,因而在气候变化以至近年爆发的全球多国战争、冲突等议题上,倾向选择关心及支持外国决策。」他解释此现象时,引用了研究团队参与进行的其他研究分析结果:「他们平均每天花八小时以上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其中最常使用电子产品来浏览社交媒体平台。青少年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可令他们有以上的行为改变。」
情绪反应及心理健康
是次研究将情绪反应分为两大类 —— 面对个别危机表露的情绪反应(如:愤怒、愤慨及厌恶);及整体对全球危机的情绪反应(如:伤心、恐惧、无助及愧疚)。这份研究证实,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等情绪,都会为心理健康构成负面影响;而自然连结感的强弱,尤其有助减轻因气候变化议题引发的负面情绪。
社交媒体对战争相关创伤性事件的密集报导,证实与个人精神健康息息相关。本研究探讨的全球危机中,尤以气候变化议题对个人心理健康带来最显着的影响。
文化差异及心理健康
研究亦揭示了情绪反应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着文化差异。其中,于中国籍受访者的回复中,可见他们对日本排放核废水一事有着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及对其做法构成负面健康影响有所顾虑。英国边山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谢慧妍博士指研究结果提供证据,说明在探讨全球危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时,应要将文化及媒体因素纳入考量范围。
刘博士及他的团队致力继续推动更进一步的研究调查,就上述的文化差异作更深入的探讨。他期望研究成果,有助大众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获得更全面的见解,并融合教育支援策略,协助青少年培养正面态度应对世界变局。
浸大持续教育学院护理教育部讲师何彩燕博士表示:「我们应致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减轻因全球局势不稳带来的身心影响。」刘博士表示:「正如本研究证明,自然连接感在减轻气候变化引发的负面情绪上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政策制定者应着手制定方针,巩固年轻人口与综合环境的连繫,继而提升心理韧性以应对不同的全球危机。」
浸大持续教育学院院长锺志杰教授认为:「全球危机的不稳定状态,深深触动了年轻人的负面情绪。这反映出他们对心理支援服务的需求,同时我们亦需制定策略,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相关的交流活动,从多方面了解局势。各界更应携手协力,共同维护人类的福祉。」
研究论文全文请参阅: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lh/article/PIIS2542-5196(24)00097-4/fulltext
是次合作研究成员包括:
关于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环境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
浸大持续教育学院鼓励学术人员从事研究工作,以造福社会,促进教与学。近年集中发展的研究领域包括「环境与人类健康」、「教育与教学」和「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环境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于2021年由研究资助局的院校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编号:UGC/IDS(R) 23/20;项目年期: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成立。研究中心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平台,研究中心致力推动及促进跨学科研究,以探讨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中心旨在探索如何改善环境及人类健康,并加强市民对环保、健康及可持续性的意识
~完~
新闻查询
浸大持续教育学院环境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
刘信信博士(电话:3411 3027 电邮:samlau@hkbu.edu.hk)
何彩燕博士(电话:3411 4354 电邮:hocherry@hkbu.edu.hk)